返回

满朝文武都等我瓜吃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四十一章 永兴帝:天下学子,尽入朕怀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下学子都在,满朝文武俱全,你心里这么想皇叔,皇叔很尴尬的呀!

    你可以夸赞一下曹彬,但是为什么要拉一踩一?

    我凭什么一下子就成了废物?

    本废物不同意!!!

    正在监考的永兴帝听到沈云瑶的心声,眼睛立刻就亮了起来。

    最近真是好事连连呀!

    朕的北昭,先是得到了寻宝达人姚小五,这又多了三个科举的才子。如有能臣,朕的北昭,何愁复兴太慢呀!

    永兴帝偷偷在手心,拿着小的毛笔,记住了曹彬以及苏子瞻兄弟的名字,待会决定要好好的看看他们的卷子,看看他们的才学,到底有多高。

    殿试从早晨,到了下午。学子们陆陆续续的交卷,如释重负的走了。

    不过永兴帝没有走,他怕有有人调换试卷,把礼部侍郎石宽留了下来,准备熬夜判卷。

    礼部侍郎石宽可以说是经住了沈云瑶心声审判的——清廉指数满分之人。

    永兴帝对礼部侍郎石宽还是放心的。

    而沈云瑶这个社畜,也被留了下来。

    她倒不想熬夜卷,但是永兴帝不送她回去,她也无可奈何。

    只能陪着永兴帝一起看看试卷。

    永兴帝认认真真的翻看着学子们的考卷,从傍晚直到深夜。

    一边看一边忍不住的开始赞叹。

    “今年的科举殿试,全是人才呀!”

    “相比起来,现在各部官员当年的科举,就是一坨翔呀!”

    礼部侍郎石宽一脸尴尬:“陛下,当年您可是说我文治武功都还可以的……”

    永兴帝翻了他一眼,淡然的说道:“当初那是因为你是寒门学子里,唯一一个会写字的,所以朕才破格那么说。你的文治武功,一向不太行,但是你忠心耿耿,清廉自守,甚得帝心。”

    礼部侍郎石宽:“臣惶恐。”

    永兴帝指着试卷说道:“爱卿你看,这次殿试的题目叫:刑赏忠厚之至论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苏子瞻的文章,最为让人拍案叫绝!”

    “《刑赏忠厚之至论》苏子瞻的试卷,主要探讨了施行刑罚与赏赐应当本于忠诚与仁慈的理念,反映了苏子瞻深厚的儒学素养和对为官理想的追求。通过对这一主题的展开,苏子瞻的想法是的仁政的思想。

    苏子瞻认为只有当统治者以诚待人,以德治国,才能真正赢得民心,实现北昭的长治久安。虽然他过于理想化,身为君王可能会恩威并施,但是身为臣子一定还是要以德治国的。

    而且他的试卷不仅在结构上严谨细致,语言上也追求简练明了,使得复杂的哲学思想以平易的方式表达出来,更加便于理解和传播。”

    永兴帝对此文的极为赞赏,不仅是对苏子瞻个人才华的认可,也是对其深邃政治见解的认同。
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九公主沈云瑶说过,苏子瞻是个人才。

    沈云瑶总不会说错的,所以永兴帝便格外的关心,这也给苏子瞻的殿试增加了光环。

    永兴帝甚至感叹:苏子瞻的文,是北昭八百年来,最优秀的殿试文章。

    永兴帝亲自点了殿试前三甲,剩下的就交给礼部侍郎石宽和礼部官员进行更细致的排名。

    熬了一夜,到了第二天中午,礼部侍郎石宽整理好了名册,请永兴帝过目。

    “就按着这个排名,今天午时便下发榜单!学子们等了一年,就等着下榜的那天,既然朕已经批阅完成,便不让学子们苦心等待了。”

    往年的春闱或者秋闱,殿试结束之后,都是由礼部尚书等人,先行圈定一下优秀的文章,再择取出十份,请永兴帝再做定夺。

    而今年的殿试,永兴帝自己上阵,过滤了礼部官员择取的过程,其实对于礼部侍郎石宽来说,这更加省心了。

    毕竟如果不是这样,礼部侍郎石宽还要请很多文学泰斗,各部官员共同鉴赏出比较优秀的文章,最后呈给永兴帝。

    可是所谓文无第一,武无第二。

    具体下来谁的文章更好,谁的见解更优秀,其实对于礼部来说,很难很难。

    这一定就会有错误的时候。

    并不是每个人,都能够理解帝王到底想什么,他到底喜欢什么,圣意难以揣测,所以文章就很难更好的评价。众人摸不准永兴帝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,所以更多的时候,在择取的时候便选择一些相对圆滑的文章。

    现在永兴帝直接自己判断,就更加合理了。

    礼部侍郎石宽拿了名册,领着礼部的官员去放榜。

    永兴帝拍了拍已经麻了的双腿,揉了揉有些干涩的眼睛,把旁边还在呼呼大睡的沈云瑶给叫醒了。

    心里琢磨着:九公主确实好养活,在哪里都能睡觉,不愧是天选的没心没肺之人呀!

    沈云瑶困的不行,晃了晃脑袋,发现永兴帝把自己抱了起来,一脸茫然的看着他。

    嘶……又熬了一夜?

    这会都中午了!

第四十一章 永兴帝:天下学子,尽入朕怀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